2024节水灌溉行业发展现状:今年改造升级千处以上大中型灌区
-
黄文玉 2024年2月28日 来源:互联网 人民日报 国家统计局 水利部 203 5
- 繁体
-
节水灌溉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节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2024年水利部加快现代化灌区建设改造,实施1000处以上大中型灌区改造升级,预计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00万亩以上,深入推进49处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健全灌区管理运维机制和政策标准,推动农田灌溉自动化、灌溉方式高效化、用水计量精准化、灌区管理智能化。
节水灌溉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主要措施有: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和灌溉管理制度。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节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节水灌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节水灌溉行业将继续迎来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将使得节水灌溉更加精准、高效。此外,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等也将不断涌现,为农业提供更多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使得节水灌溉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还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全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领域申请的专利中有效专利占32%;失效专利占40%;审中专利占21%;从申请专利的类型来看,发明专利申请占63%;实用新型专利占37%。从各类型有效专利占比看,有效的发明专利占23.2%,实用新型专利占76.8%。从申请专利的类型来看,发明专利申请占63%;实用新型专利占37%。从各类型有效专利占比看,有效的发明专利占23.2%,实用新型专利占76.8%。
近30年来,我国农业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约3400亿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56%左右。2011-2020年中国灌溉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中国有效灌溉面积69102千公顷,较2011年增加7420.44千公顷。截至2020年底,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其中,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5亿亩。
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领域专利研发活跃的国家(专利技术来源国)来看,中国机构的专利申请量64368件,占该领域专利申请量的73.9%排在第一位,远高于其他国家。从全球来看,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德国、以色列、西班牙、法国、意大利都是灌溉工程技术专利申请进入全球前十,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分别为5212件、1889件、1857件、1783件、1319件、820件、634件、477件、446件。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措施的推广。这可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抛秧、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镇压、耙耪、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壤对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施用化学保水制剂,引进和优选抗旱品种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也是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在于旱缺水地区应大力推广普及。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主动影响和控制作物生长,灌溉技术出现并逐步得到了发展。灌溉是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绿地等处,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灌溉最早的国家之一。秦汉之前对农田灌溉称为“浸”,到汉代有称“溉”或“灌”的,西汉时“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习惯用“灌溉”一词。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节水灌溉设备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2015年中国节水灌溉设备市场规模为6.04.4亿元,截止至2020年末,中国节水灌溉设备市场规模上涨至1150亿元,增长了545.6亿元,同比2019年上涨15%。根据数据显示,中国节水灌溉技术大致分为管溉、喷灌、微灌,其中,占比第一的为管溉面积(万亩),占比47%,占比第二的为微灌面积(万亩),占比27%,占比第三的为喷灌面积,占比26%。中国节水灌溉新注册企业数量在2014年至2018年间呈现增长态势,在2019至2021年呈现下降态势,说明中国节水灌溉行业逐渐成熟,中国2022年1-8月节水灌溉新注册企业数量为581家。
中国节水灌溉设备行业的政策态度为鼓励行业积极发展。国家多个主管部门支持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从而带动滴灌带等节水灌溉设备的消费,带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据统计,2022年中国滴灌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1.17亿元,同比增长5.18%。国内市场供需方面,2022年中国滴灌带行业产需量分别为501.5、428.4亿米,分别同比增长8.28%、8.19%。
节水灌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节水灌溉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节水灌溉设备制造商、农业技术服务提供商、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全球倡导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节水灌溉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等措施,节水灌溉行业将为保护地球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节水灌溉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技术进步、全球推广、政策支持、行业融合以及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节水灌溉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然而,也需要认识到节水灌溉行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更新速度快、市场需求变化大等,因此需要持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节水灌溉行业发展现状 节水灌溉行业未来发展战略分析2023
-
-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
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节水灌溉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节水灌溉行业的市场规模、节水灌溉市场供需求状况、节水灌溉市场竞争状况和节水灌溉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节水灌溉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中研普华凭...
查看详情
产业规划 特色小镇 产业园区规划 产业地产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细分市场研究 IPO上市咨询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行业发展现状 节水灌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5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4年中国软件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竞争格局分析
软件行业是专注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程序编制、分析、测试、修改、咨询,为互联网和数据库提供软件设计与技术规范,为...
2024年快餐外卖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竞争格局
快餐外卖是指通过在线平台或手机应用程序接受订单,将预先制作好的食品快速配送至消费者手中的服务行业。它是近年来随...
注射穿刺器械市场发展状况及行业未来趋势展望2024
注射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疗技术,是指将穿刺针刺入人体注入药物,目的是输血输液、麻醉或血管造影等诊疗以及抽血化验等...
2024年中国数字文旅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重点企业分析
数字文旅是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旨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新兴业态。这一产业形态以网络为媒介,通过大...
医疗电子行业现状及市场预测:医疗电子行业将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医疗电子是医疗器械行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以现代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为基础,是同时将医学、机械、物理、生物医...
业绩历史最佳 首家营收千亿级新势力车企财报出炉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2月26日,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理想汽车表示,得益于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效率的持续提升,于报告期内2...
猜您喜欢
-
汽车修理行业发展趋势及上中下游产业链分析
-
智慧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结构及下游应用场景结构占比分析
-
软件行业分析 2023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
-
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 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发展分析
-
中国AI智慧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预测
-
汽车用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市场份额分析
推荐阅读:
人保伴您前行,人保财险 _光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分析:光电子器件行业产品多样性和技术更新迅速
2024岩棉产业深度调研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_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人保伴您前行
保险有温度,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_电力检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电力检修设备的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科技含量在逐渐提高
人保财险 ,人保护你周全_创新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中药新药研发积极性提升
人保服务,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2024创新药“出海”提速 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及投资价值分析
2024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融资市场分析_人保车险,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
STEAM素质教育行业发展格局及未来投资前景_人保服务,保险有温度
写字楼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2024年中国写字楼租赁需求预计触底回升_人保有温度,保险有温度
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人保车险_旅游经济正稳定进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五”时期旅游行业展望
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人保财险政银保 _盒马回应闭店传闻:正常汰换 今年计划新开70家门店 生鲜电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