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多家公募积极布局“1+N”央企指数 近九成相关产品近一年取得正收益

2024年03月16日 | 查看: 55337

本报记者 王思文

“1+N”央企指数产品化又有新进展。截至3月14日,近一年来,全市场共计13家公募基金公司发行了32只央企指数相关产品,其中28只产品取得正收益,最高收益率达9.16%。

央企指数相关产品

持续扩充

从业绩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近一年成立的央企指数相关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包含联接基金,下同)中,有近九成产品自成立以来斩获正收益,平均回报为2.25%。其中,博时中证央企创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最高,达9.16%,其次是嘉实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为9.01%。

同时,华泰柏瑞中证中央企业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招商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博时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只产品斩获超7%的收益率。

捕捉央企与红利策略投资机遇的产品仍在扩充。产品布局上,今年以来,已有5只央国企主题基金相继成立,并有2只央国企主题基金正在发行或等待发行。

例如,中银中证央企红利50指数基金密切跟踪标的指数为中证央企红利50指数,与其他宽基指数不同,标的指数中证央企红利50指数同时聚焦央企与红利策略,力争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近两个月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天弘基金、信达澳银基金等多家公司合计上报了4只央国企主题产品,相关产品布局仍在扩容中。

央企上市公司估值

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当前央企分红持续保持相对较高水平,在经济复苏背景下,高分红、高现金流央企配置价值凸显。

据国资委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6%,股东回报保持在较好水平。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罗国庆表示:“央企上市公司是A股市场的核心企业。自上市以来,中证央企指数估值水平(市盈率TTM)处于44.03%分位水平,无论横向对比还是纵向比较,央企上市公司估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整体估值水平与其经济地位匹配程度有待改善。”

“近年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愈发普遍,不少央企正在调整其分红策略,未来央企在股权激励、股票回购、分红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罗国庆进一步表示。

摩根士丹利基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来看,那些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裕、具备提高分红能力的公司具备很好的配置价值。”

(编辑:许楠楠) 关键字:

推荐阅读:

中上协举办“ESG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行动建议”主题沙龙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6%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3%

莱茵体育拟再次“重组”遭深交所问询

中建投信托“企业家办公室”综合服务平台上线

人保车险|新能源车的专属保险

扬杰科技:越南封测工厂已开始投入建设 预计明年底投入使用

北京现代发力高性能运动市场 伊兰特 N Line上市 12.98万元起

四问寿险改革

12家车企11家交付创新高 仅哪吒汽车下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