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一线|车间里的机器人“同事”,让汽车下线速度快了一倍
2025-11-21 11:52:43 中新经纬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龚宸芫)“以前总装工厂的装配流程是员工找零件,现在是零件找员工。你看,零件就是它们送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股份)襄阳工厂副厂长(主持工作)金晓栋指着成排的AGV机器人(自动导引运输车)对中新经纬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中新经纬走进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和襄阳市的商用车企东风股份,实地探访这家企业从核心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应用的创新路径。
机器人比真人多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统车企如何做?
一进入东风股份襄阳工厂总装车间,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静悄悄”的忙碌。生产线之外,几乎看不到走动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地上穿梭忙碌的AGV机器人。据金晓栋介绍,该总装车间共有300余个AGV机器人,数量远超过该车间作业人员。
总装车间成排AGV机器人 中新经纬 龚宸芫摄
“生产主线有60组共120个AGV机器人,用于自动配送零部件。与主线AGV联动的是100组共200个送料机器人,专门负责底盘和内饰区域。”金晓栋表示,该车间内部共有230余名作业人员(含内饰操作工人)。
官网信息显示,东风股份是中国国内轻型车整体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产品包括轻卡、小卡、专用车、工程自卸车、VAN车(厢型车,用于载货和多人运输的汽车)、轻客、城市公交及专用底盘。
据官方介绍,东风股份在2024年对襄阳工厂进行了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升级后的工厂智能制造中心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融入产品、供应、服务全链条,实现东风轻卡制造阵地一线三地(襄阳、武汉、十堰)一体化集中运营,全新的物流运行方案使得总装车间库存周转率下降50%,物料上线自动化率达到99%。
AGV机器人辅助一线工人为车辆装上动力电池 中新经纬 龚宸芫摄
金晓栋表示,以轻卡阵地为例,其焊装、涂装、总装三大车间已于2025年9月全面贯通投产运行,全自动化冲压线将于2026年3月投产,年产能16万辆。
他还介绍了工厂改造前后的变化:过去,由于智能化设备不足,工厂地面需要挖设地沟、使用地拖链,不仅维修不便,也影响美观。当时的送料也依赖人工,生产线旁必须安置大量货架,十分占用空间。
如今,在AGV机器人、SCF系统(主计划系统)和LIMS拉料集配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等智能设备的助力下,一个零件从集配区到安装上车仅需150秒,耗时比过去缩短了一半,工人装配效率也提升了50%。最终,该总装车间的年产能从8万台成功提升至16万台。
车辆下线 中新经纬 龚宸芫摄
金晓栋表示,智能制造升级还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新员工培训时间大幅缩短;二是装配出错率显著降低。他解释道:“改造前,新员工上岗需培训一个月,现在最快一周就行。像调整后桥U型螺栓力矩这类工作,以前要查纸质手册再调档,现在数据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仅此一项效率就提高了50%。”
不过,高度智能化也给工厂带来了新的挑战。
“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对负责设备维护保养和监控的人员技能要求很高,我们面临的最大痛点就是高技能人才短缺。这其实是所有正经历或已完成升级的汽车工厂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金晓栋说,这里的人才缺口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能熟练操作并能应急处理突发状况的作业人员;二是能对智能化系统和设备进行专业保养的技术人员。
金晓栋表示,他们目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解决:第一,在内部推行门店运营模式,激发员工的智慧和主动性;第二,利用设备数字化来突破瓶颈,例如采用快速故障诊断处置和预防性维护预警;第三,与设备厂商、高校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柔性生产加速新产品落地”
在产品端,东风股份于近期发布了高端品牌东风乾坤、东风乾坤首款新车K6等新车。
在11月10日的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发布会上,东风股份总经理助理浦倍雷发布了东风轻型车新能源战略目标:到 2030 年,东风轻型车新能源渗透率将超过60%。“‘十五五’期间,我们会针对不同场景,把纯电产品的竞争力做到极致。例如在小卡方面,通过东风集团自研的三电系统,综合能耗达到百公里15度电。”浦倍雷在发布会上说。
东风股份高端品牌首款车乾坤K6 中新经纬 龚宸芫摄
浦倍雷对中新经纬表示,明年东风股份将在VAN车和小卡领域推出混动和增程车,在小卡、轻卡、VAN车、专用车领域持续迭代纯电产品。与此同时,继续储备氢能技术,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投放产品。
“明年卡系将推出大电量车型,小卡最大搭载70度电池,轻卡最大搭载160度电池。同时我们会升级三电系统,使能耗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10%。在智能化方面,会集成大语言模型,搭载10寸到13寸智能屏幕,给司机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浦倍雷进一步介绍道。
在自动驾驶领域,东风股份商品研发院院长强小文表示,乾坤智驾分为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两条路线。辅助驾驶领域,东风股份将围绕降低疲劳、满足安全需要、解决舒适性三个方面进行升级。自动驾驶领域,其计划2026年实现城市物流L4级自动驾驶试点,2028年完成车路云协同的城际物流示范线建设,所有研发均以商业化运营价值为验收标准。
东风股份智能线控底盘 中新经纬 龚宸芫摄
在生产端,如何匹配这一系列新要求?
据东风股份官方提供的信息,襄阳工厂能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纯电、柴油、汽油乃至氢燃料在内的多种车型。比如轻卡总装生产线可同时生产900多种车型,目前滚动生产的车型有400多种。
金晓栋介绍称,该工厂的生产线在规划之初就考虑了兼容性,能够同时多动力、覆盖0.5吨到8吨范围的多种车型,满足其中90%车型的混线生产需求。面对多样的生产任务,工厂采用的柔性生产模式能有效降低新产品的试制成本,加快其上市速度。
他进一步解释道:“柔性生产线基于模块化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在新产品试产时,大部分现有模块都可以直接复用,只需调整少数单元和参数。这不仅能缩短从研发到量产的整个周期,还大幅减少了试产阶段的额外设备投入和因停产造成的损失,从而让我们能更快地将新技术投入市场。”
东风股份总装车间 中新经纬 龚宸芫摄
在市场表现上,东风股份发布的产销数据快报显示,今年1~10月,汽车销量为9.95万辆,同比下降21.4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轻型货车销量为164.4万辆,同比增长5.7%。中国微型货车销量为34.8万辆,同比下降6.7%。
汽车全产业链咨询公司科瑞咨询11月17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25年轻型商用车市场整体呈现平稳态势,全年累计销量预计为282.6万辆,同比增长3.7%。2026年到2030年,轻型商用车市场将进入多能源、创新定制阶段。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龚宸芫:gongchenyua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罗琨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