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锐 广州、江门报道 一家准备向国际农机巨头们发起挑战的中国农机龙头,在田间地头悄然长成,并且战斗欲十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月9日,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集团”)宣布,潍柴动力东京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际,迁入规模更大的新办公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天,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表示,实践证明,五年前在东京设立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面对未来,他们要挑战高科技、迎接新竞争。
作为潍柴集团旗下农业装备业务板块,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雷沃”),同样野心勃勃地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农机装备企业。
“未来5-10年,公司将聚焦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主营业务,打破国内高端农业装备领域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9月26日,潍柴雷沃在深交所更新上市审核动态,回复了第2轮审核问询,进一步阐述了其作为中国农机的龙头企业,走向世界的态度。
潍柴雷沃已经出发了。
重组、聚焦、冲刺IPO
“你们还有工程机械吗?”9月24日,在一场广东台山举行的农机论坛期间,潍柴雷沃品牌与市场管理部副部长肖国凯被同行追问。
“没有了,从业务上说就两大板块,一个是智能农机,再一个是智慧农业。”肖国凯说,“我们现在是一家100%的国企,员工大约1万人,研发大约1800人,应该说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提供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的生产商。”
潍柴雷沃的快速变化,是从潍柴集团完成对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战略重组后正式开始的。2022年11月,潍柴动力(000338.SZ)发布公告宣布,分拆所属子公司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
潍柴雷沃招股书显示,目前该公司主要从事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拖拉机和收获机械为公司核心业务。至今年上半年,其工程机械业务和三轮车辆业务已完全剥离,农业装备业务收入已占其主营收入的100%。
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同时,潍柴雷沃的农机越卖越好。
招股书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3年1-6月,其农业装备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112.5亿元、157.5亿元和75.7亿元。其中,2022年较2021年增长39.97%,2021年较2020年增长53.85%。
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潍柴雷沃的核心产品中,轮式谷物收获机械市场份额行业排名第一;拖拉机市场份额行业排名第二,出口市场份额行业排名第一。
同时,与同作为农机“第一梯队”企业的一拖股份(601038.SH)、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沃得”)相比,2022年,潍柴雷沃主营业务收入以169亿元,超过一拖股份的125亿元和江苏沃得的99亿元,位列第一。
“目前全球农业机械行业中高端市场基本被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久保田等国际化农机巨头占据,我国农业机械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急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龙头企业。”这是潍柴雷沃在招股书中明确表达的“野心”。
坚持高端,配合国家战略做事
“虽然今年市场下滑造成一定销量压力,我们控制在10%以内的波幅,整体来讲还是比较稳健。”9月24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从潍柴雷沃品牌与市场管理部副部长肖国凯处了解到。
即使是农机市场整体承压,潍柴雷沃对外传递的信号也很清晰:坚持高端化,结合国家战略发展。
“我们的理念是不做低端。”肖国凯向经济观察报记者等表示,公司一直追求高端化,摆在首位是产品的可靠性,希望做到真正让用户不操心;其次是坚持研发投入,“每年在5个亿以上,原则上是不设上限”;再是产品的作业效率,希望能够给用户带来实际的提升,然后是服务质量。
“因为农机产品对服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公司每年在服务上的投入,几个亿肯定是有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希望让客户能体会到一个系列化的服务,感受到农机行业转型带来的红利。”肖国凯表示,这也是符合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搭建好服务农机客户的服务网络。
潍柴雷沃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2亿元、4.2亿元、5.8亿元。“这两年,我们在持续的加大研发投入,潍柴雷沃完成重组后资金流相对来说更充沛了,我们也有能力去做投入。”肖国凯说。
他续称,目前,公司的发展围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开始是解决作业效率的问题,然后是要解决作业质量的问题,现在他们看到主要客户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
“农业的发展,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要解决的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肖国凯表示,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意味着农业的基本盘是比较固定的,“现在我们的用户对产品在性能上的作业效率已经比较满意了,对质量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近期比较火的(话题)是增收、减损,我们的拖拉机怎么保障丰收等。”
“整个和国家的战略结合在一起,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比如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我们是不能掉队的。”肖国凯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张锐经济观察报记者 广州采访部记者关注华南制造业领域,包括食品、纺织、家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
联系邮箱:zhangrui@eeo.com.cn 订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朋友网 人人网
收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