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已有超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在中国的起步,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多年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模式占据主流。其中,金融机构依托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企业授信,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核心企业商业票据进行融资,是供应链金融最为主流、市场份额最大的业务。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产业链、供应链和消费链发展日益复杂,传统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IDC调研显示,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度依赖核心企业,尚未摆脱主体信用,尤其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流动尚且无法触及二、三级产业链末端的节点。从而形成也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供应链金融赖以开展的根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得多维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金融机构有效地消除信息差,提升风控、营销等智能决策能力,从而使得之前部分产业链末端的“不可贷”变得“可贷”,大大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在科技的发展驱动下,供应链金融领域创新竞相奔涌,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多方都在探索如何结合产业场景,以数字技术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千万计中小微企业贯通链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供给侧,供应链金融已成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抓手。据工商银行2023年中报显示,其开放银行深化与外部生态平台合作,打造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覆盖医药、建筑等近30个行业,合作方数量超4.6万户,交易金额超150万亿元。
与此同时,以京东科技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持续升级,为核心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自2013年启动起,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10年间历经3次迭代,已从“服务京东内部生态发展”的1.0阶段、“服务京东外场生态发展”的2.0阶段,逐步迈入“产业平台化输出”的3.0阶段,面向核心企业、地方政府平台和金融机构进行输出。以生态内场业务为基石,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逐步走向外部产业链,已经在包括泛零售、泛互联网、大制造、能源化工、交通物流、大宗供应链、新能源等领域落地。目前的多种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了30多各行业,链接品牌商超过10万家,服务客户超过数百万家。
“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将进入下一个十年的黄金发展期。”10月25日,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负责人在2023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大会上表示,当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彼此依存度越来越强、业务流程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产业链交织更加复杂、供应链对于市场需求变化反应更加敏捷,产业多方对供应链金融科技的需求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如何借助生态多方力量,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链路更透、行业洞察更专、平台链接更通、平台运营更精”,充分协同金融与科技侧的“有限供给”与产业侧的“无限需求”,正是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的机遇所在。
“数字技术在供应链各环节深入应用,能极大地提升供应链中的数据实时收集、处理、以及共享与传递等效率。”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在全球范围内,相当比例的企业将在建设数智供应链方面采取积极行动,并且看到显著成效。
破解困局
“重新理解数智供应链金融是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关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华认为,数智化是手段、路径与成效的综合,用数智锻造产业生态,并激活产业资金流。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市场中已有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三类不同背景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都在进行探索,但从实践结果来看,诸多探索不同程度地解决了部分问题,在产业、科技、金融的不同维度仍存在一定缺失。
IDC与京东科技的调研发现,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往往由科技企业或者软件服务商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此类平台的优势在于对产业的深入理解和广泛的影响力,缺点在于两个方面:一,在引入资方上存在诸多困难,所能对接的资方和引入的资金比较有限,因为核心企业缺乏与多层次金融机构交往的经验。二,该类平台风控能力不足。一方面,核心企业风控能力存在缺失;另一方面,该类平台往往只应用于一家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难以获得自身供应链外部的数据,风控能力的拓展具有局限性。
金融机构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优势在于本身就是资金方,对融资企业有相当影响力。为了获取融资,企业愿意使用此类平台,但此类平台的缺点在于三个方面:难以获得深入产业的底层数据,为了规避风险,风控容易“一刀切”,难以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灵活的融资服务。
科技公司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优势在于科技能力。但是也存在两方面的缺点:没有产业背景,缺乏对产业的理解,风控能力不足,以及对接资金方的能力不足。IDC认为,如果没有产业背景,科技公司要想推动供应链金融高效落地及创新发展,最关键的一点是初期在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中检验风控逻辑,需要承担试错风险。
而既具备实体产业的基因,又具备科技产业的体系化创新能力,使得京东科技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着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自2013年开始服务京东内部,至今已有十年历程,基于京东内场的锤炼,如今已构建起完善的全链路、全场景产品体系和运营体系。基于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沉淀,京东科技在本次大会上重磅发布了供应链金融科技“四个一体化”战略方向,即内场+外场、科技+金融、上游+下游、B端+C端的一体化。
“内场+外场”一体化是指要继续做深做透京东内场,并创新出更多、更匹配需求的产品。基于去年提出的“双链联动”战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实际上已经在多个产业跑通了模式,并实现了规模化。未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还将不断深化内场+外场的一体化结合,从京东场向核心企业自身场进行自然延伸,同时从核心企业自身场向京东场进行延伸。
“科技+金融”一体化是指要用科技能力打通金融与产业的有效信息连接,充分激发金融机构的服务潜力。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在一年时间里已落地了数十个产业链,融资规模快速增长,信用风险一直保持低位,已验证了“科技+金融”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未来还要不断提升产品体验和运营能力,为更多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上游+下游”一体化是加强对不同行业的深度研究,结合客户的实际运营特点和场景需求,对行业规律和需求进行精细化洞察和管理,为不同类型的产业客户提供贯穿上下游的专业化解决方案,更针对性、更适配性,做到“一链一策”甚至“一企一策”。这种上下游产品一体化服务,可以形成彼此的正向反馈,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和资金效率。
“B端+C端”一体化是指打通底层数据,提供包括供应链金融、支付科技以及消费金融高度融合的B端+C端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支付和消费金融创造的终端消费杠杆效应,解决商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实现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促进需求,进而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真正实现B2B2B2C的全链路、端到端金融服务。
基于“四个一体化”战略方向的锚定,京东科技此次对众多产品进行了升级发布。比如京保贝服务自营供应商,助力其更好的备货出货;物流金融助力商家在仓储阶段即获得融资支持;京小贷服务于京东POP商户,助力其更便捷获取融资;企业金采满足了各类企业采购过程中的结算和灵活账期需求;支付科技和数字人民币为京东及所有商家提供收付结算服务;消费金融为商家提供了扩大用户量、提升用户粘性、提升客单价和综合销量等一系列增长服务。
尤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开放平台,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能够基于京东内外生态能力的多元化,集成其他生态能力,为外部复杂场景提供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最终服务客户。通过持续的创新迭代帮助客户获得数字化助力,帮助产业链穿越周期。
瞄向下一个十年
“京东科技作为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一直与我们共创、共同成长。业务协同平台运用数字化的手段提升客户的服务率和满意度,也增强内外部和客户的协同能力,形成了更加高效的供应链协同生态。”厦门国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岩表示,国贸股份与京东科技的合作模式不仅是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概念,还是双方业务模式的新探索,激发平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
作为一家聚焦供应链管理主业的大型企业,国贸股份以“采购服务、分销服务、价格管理、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市场研发、数智运营、产业升级”等八种服务为基础,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ITG Solutions产业综合服务解决方案,覆盖“冶金、浆纸、农产、纺织、能化、有色、橡胶”等7条成型的产业链,服务上下游8万余家合作伙伴。
2020年12月,国贸股份与京东科技达成合作,共同开展供应链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双方携手打造了供应链一体化业务协同平台⸺国贸云链,有效促进供应链多方高效协作,优化传统业务管理模式和流转效率。在国贸云链的基础上,双方还合作打造了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国贸云链·金贸通,在国贸云链平台上叠加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和风控技术,解决产业链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资金需求,形成更加有效的供应链协同生态。
截至2023年6月底,“国贸云链”已服务国贸纸业、国贸物产、国贸农产、启润农产、国贸化工、国贸能源等多个业务单位,实现累计订单超4万笔,成交金额超160亿。“金贸通”自2022年10月上线以来不断丰富产品与服务,截至2023年6月底已服务国贸股份旗下国贸纸业、厦门国贸金属、国贸农林、国贸纺原等多家业务单位,已累计帮助约540家企业客户获得28亿元的金融授信。
“与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在场景中打磨技术。”IDC认为,科技公司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技术落地真实金融场景还处于初期。要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供应链金融场景,还需要在场景中打磨技术。在技术的应用层面,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科技公司应当迈向产业纵深,针对产业痛点,拓展自身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当中更加系统性的支持能力,以提升竞争力。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布的“四个一体化”战略方向正是驶向产业纵深,再造供应链金融的一大举措。基于战略方向的锚定,京东科技此次对众多产品进行了升级发布,在供应链金融聚合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升级、支付科技、消费金融等诸多领域进行迭代升级,为数百家核心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数百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
推荐阅读:
科技班车 | 中国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北京市发布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方案;商汤医疗健康大语言模型向产业端正式服务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公布第二期资助名单 超10亿资金将投向46位科学家
旅游业市场持续回暖 三特索道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