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第三次创业”后首份半年报出炉:如何再造一个中集车辆?

2023年08月30日 | 查看: 6081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中集车辆(301039.SZ)迎来了“第三次创业”后的第一份半年报。

8月24日,中集车辆发布的2023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7亿元,同比显著提升418.52%,同时亦创下该公司成立以来的同期历史新高。而在当天举行的业绩交流会上,该公司的CEO兼总裁李贵平、财务负责人占锐以及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毛弋联袂出席,就中集车辆第三次创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市场关切的焦点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第三次创业分三步走

中集车辆是在今年3月份提出“第三次创业”的战备,距今不过半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份中报是其第三次创业的首份成绩单。

中报数据显示,中集车辆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4.70亿元,同比增长20.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7亿元,同比显著提升418.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7.05%;毛利率提升至19.34%;基本每股收益达0.94元。

李贵平对于第三次创业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业绩的创历史新高这么简单。他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公司第三次创业采取“双轮驱动”结构,将在稳定“跨洋经营”基本盘的前提下,集中资源做强“全国统一商用车与专用车大市场”各项业务,并伺机以创新科技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进入新能源头挂列车领域。为此,第三次创业将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个阶段称之为‘星链计划’阶段(2023年至2025年),期间我们将全面推动‘星链’式高端制造体系落地,实现内循环和‘一带一路’市场半挂车业务的跃进,生产效率提升30%。”李贵平说。

至于第二个阶段,李贵平把它定义为是新能源头挂列车试水阶段以及强冠罐车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时间是2025年至2027年,具体的目标就是强冠罐车业务实现大的跃进,生产效率提升30%,同时新能源头挂列车形成增量业务。

“第三阶段则是外循环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8-2030年),外循环业务实现大的跃进,营业收入实现增量,新能源头挂列车进入外循环业务”。

李贵平强调称,高质量发展是贯穿第三次创业三个阶段的主线,“我们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原则上就是再造一个中集车辆,内涵是包括存量业务全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具体而言,是从里到外,从产线、供应链、组织发展要全面做升级更新,生产效率要提高30%。”

他进一步称,公司已经就“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个思路对新型半挂车的生产进行战略布局,旨在抢占行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他认为,如果看未来高质量发展30年的长周期,公路运输和物流一定会率先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

海内外业绩差异的原因

对于净利润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中集车辆在中报中指出,一是以北美业务为首的海外市场业务增长良好;二是转让所持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专用车)合计100%股权产生的收益。

中集车辆是全球领先的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企业,旗下产品包括集装箱骨架车、厢式半挂车、冷藏半挂车、混凝土搅拌车上装等各种车辆。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全球销售各类车辆合计7.34万辆/台套。若按经营地区划分,其销售市场主要包括中国、北美和欧洲、其他区域等四大部分。

其中,北美业务受去年产品涨价及海运费下降等影响以及通过积极共享渠道与资源,发挥全球供应链管理优势,2023年上半年营收超预期达62.34亿元,同比增长34.67%,是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增的主要核心动力。欧洲半挂车市场需求虽然放缓,但公司发挥集中采购平台优势,提升当地制造的生产效率,欧洲业务收入同比提升28.12%至16.30亿元,毛利率提升1.81个百分点。

记者留意到,在其海外业务凯歌高奏之时,中国本土市场的表现却差强人意。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集车辆中国市场的营收为42.3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61%;在主营中的占比亦从去年同期的40.54%下降到31.47%。展望下半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本土市场能否起来,而海外市场又能否延续强势,这无疑成为了业绩交流会上的焦点。

对此,占锐表示,上半年国内行业形势确实不太好,所以增长主要是依靠海外收入;展望下半年,从营收和销量占比情况下,很大概率还会延续上半年的态势。至于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占锐强调称,“由于第三次创业计划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主要聚焦在国内市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计划的推进和目标的达成,国内市场的占比会有适当回升”。

李贵平亦坦承上半年国内业务确实有点困难,毕竟整个需求情况有点疲软,“就国内需求而言,无论是城市渣土车还是水泥搅拌车,都跟国内的基础建设有关系。虽然国家层面对于基础建设的推动是没有减弱的,但从房地产的角度来说,确实遭遇了一些困难,需要一点时间进行调整,从而导致总的需求增量减少了”。 

此外,李贵平更是从募集资金的投放角度来解释为何当前国内业绩和海外业绩的不同步:“当下我们在北美和欧洲的业绩情况都相对比较强劲,背后跟H股上市后募投资金的投向正相关,我们大概有70%投向北美和欧洲,而投入的时间是2019年疫情前。这次募投资金的投入大大提升了我们在这些地方产线的水平,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借助这个产线的升级我们把组织发展也推了一把。等到疫情爆发后,当地普遍面临产能短缺,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卖方市场,我们就能够吃到卖方市场所形成的红利。回到国内,我们A股2021年完成上市募集到的资金,90%会投入到国内来推动高质量发展。随着有关各方配合推动,中国的公共交通运输肯定要往高质量方向发展,届时我们国内的业绩就会体现出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新能源头挂列车的商业化

记者留意到,无论是此前的2022年年报还是此次的2023年中报,甚至是第三次创业的描述,均透露了中集车辆要“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的意愿。那么,新能源业务什么时候才能在业绩报表上体现出来?

对此,毛弋表示,大家对于公司在新能源市场的举动非常关注,但目前头挂列车还不具备规模化落地的真正商业场景,“到目前为止,只有在一些小的局部市场上,比如深圳的城市渣土车全部变成换电的,但这也只是在某些细分产品,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化商业落地”。

李贵平亦表示,公司之所以把新能源头挂列车增量业务目标定在2025年-2027年(即第三次创业的第二阶段),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的。

“现在已经是2023年的下半年,大家对于新能源头挂列车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顶层架构,是一个什么样的成本结构,是一个怎么样的经济投入产出,都仍然处于探索之中。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并不缺乏做电机、电驱桥、动力电池等等的技术和产能,缺的是一个商业模式,就是生产的新能源头挂列车不仅能够在中国销售,还要能够进入外循环,就像新能源乘用车一样,这才是胜利的局面。我们本着这么一个追求,还在不断地探索。” 李贵平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邹永勤经济观察报记者 深圳采访部记者
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创投公司等等),以及华南区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订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朋友网 人人网
收藏

推荐阅读:

经观头条 | 成为中国潮玩之都,东莞凭什么?

中央汇金增持四大行,传递了什么信号

工信部:持续完善产业数字化方向IPv6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

科技班车 | 李彦宏:文心大模型4.0综合水平不逊色GPT-4;雷军:小米全新操作系统澎湃OS正式版已完成封包;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

大医晓病 | 杜启峻:“瓷娃娃”也可能站立和行走

从培育到食用,一颗香菇有哪些保险?

人保车险|新能源车的专属保险

格力电器等成立临碳源技术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

跌停!涉嫌信披违规 “五连板” 文一科技被证监会立案

你买的这些彩妆品牌产品可能都来自同一家代工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