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多个光伏新建扩建项目终止,光伏扩产隐现“退潮”迹象

2024年04月10日 | 查看: 66616

多个光伏新建扩建项目终止,光伏扩产隐现“退潮”迹象

2024-04-09 22:41:55 第一财经

  多个光伏新建扩建项目终止,光伏扩产隐现“退潮”迹象

  光伏扩产大潮似乎出现“退潮”的迹象,近期多个光伏项目宣告终止。

  3月下旬,海源复材(002529.SZ)发布公告宣称,公司经与全椒政府友好协商后签订《解除协议书》,决定终止项目合作;并将滁州能源100%股权以38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滁州能源公司股权。

  不久前,同样是跨界光伏的企业聆达股份(300125.SZ)也毫无征兆宣布终止其铜陵的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

  据此前计划,聆达股份对该项目投资约91.5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建设年产10GW Topcon高效电池片产线;项目二期建设年产5GW Topcon高效电池片产线及5GW hjt电池片产线。

  三年多前的2020年10月,聆达股份完成对金寨嘉悦新能源70%股权收购,并宣布进军光伏行业。

  “光伏电池价格快速下降导致金寨嘉悦新能源经营压力加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因金寨嘉悦新能源经营资金筹措未达预期,导致其现有PERC型电池产线经营性现金流紧张,新建产能TOPCon生产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聆达股份分析。

  记者还注意到,除前述两个项目项目以外,此前,向日葵终止了10GW TOPCon电池扩产项目,奥维通信终止投建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亿晶光电滁州年产10GW TOPCon电池项目也出现滞后。大全能源、京运通等公司也有项目延期投产,金刚光伏、国晟科技终止相关定增计划。

  谈及当前光伏项目纷纷终止的可能原因,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斌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产能投产后,部分光伏企业的利润变得非常薄,因而出现短期内企业可能无法回本或者低于此前企业测算的利润率的情况。

  “由于新产能的回报周期很长以及庞大的资金投入与此前预想的不同,最终导致很多新项目出现主动终止的现象。”张晓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终止的项目对应的是电池端被淘汰的技术,几家新进入者还没有挣到P型电池技术的利润,N型技术已经是市场主流。”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吕锦标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具体到产业链各个环节来看,多晶硅是筹备阶段的停止推进,在建的项目按计划推进,但控制投产和提负荷的节奏;硅片环节是关停无法改造的小炉型;电池环节是改造或关停P型PERC产线;光伏组件线为尺寸改造,按订单灵活开停。

  “由于各环节均不同程度的产能富余,现有的产能得根据库存情况调节生产负荷。”吕锦标表示,在光伏组件低价格刺激下,今年的市场需求仍然增长,但是全行业低利润或亏损已经是共识,保现金流是2024年的主要任务,新的投资都是严格控制。

  吕锦标还表示,一方面,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的刚性成为共识,另外,中国光伏全产业链的技术、人才、装备、辅材等等产能配套完善,导致产业在资本助推下快速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光伏各环节公告的新扩产能为,多晶硅超过600万吨,硅片超过1200GW,电池超过1500GW,组件超过1400GW。

  截至2023年底,光伏产业各环节已有产能初步统计为,多晶硅超过188万吨,硅片超过892GW,电池超过844GW,组件超过861GW。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余坤航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推荐阅读:

新会农业机械厂招商记

成本下降叠加需求改善 电力板块前三季业绩猛涨

透视31省份三季报:18省GDP增速低于全年目标 房地产、外贸冰火两重天

阿斯利康王磊:通过进博会,希望进一步撬动本土的关注与合作

雄安新区发布“雄才十六条”人才措施

【追问罕见病】王震:要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对罕见病的保障效能

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 | 青岛海洋项目:“图谱”正在变“实景”

【直击2023金融街论坛】农行董事长谷澍:用自身高质量发展去化解外部不确定性

助力“丝路云品”电商节,李佳琦直播间上架多款“丝路好物

旭化成株式会社执行官、中国总代表近藤修司:从中国的发展中可以了解世界的未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