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产业

【追问罕见病】王震:要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对罕见病的保障效能

2023年11月08日 | 查看: 51662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 11月3日,在经济观察报联合蔻德罕见病中心举办的【国药维新】系列沙龙之“追问罕见病”主题沙龙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谈到如何多元化、多层次解决罕见病问题。

王震认为,对未来中国罕见病的医疗保障模式,首先要做的、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最基础的,是要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对罕见病的保障效能。

【追问罕见病】王震:要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对罕见病的保障效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震表示,罕见病如果想引起医保更多的关注,策略不应该是说“我有多特殊”,而应该是“我有多一般”。去跟医保谈的时候,应该强调成本高给病人带来了高额医疗费用,医保部门应该在解决高额医疗费用的框架下来解决罕见病问题。

以下为王震发言内容节选:

《罕见病目录》对医保目录的影响,我觉得还是要客观理性认识,通俗地说就是算账,要算算成本和收益。《罕见病目录》不是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医保药品目录的准入标准一是临床必需,二是安全有效,三是价格合理。一款药必须先由临床大夫和卫健部门认可,它是否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的,医保再去测算一个价格。啥叫合理?有一整套的办法。我们要去做药物经济学评估,聘请经济学家去算。评估什么?花的费用成本和用这个药带来的收益。收益是啥?质量生命年。

这样的经济学似乎没人情味,把生命算成钱。我们说生命是无价的,但是在这个地方就会给它算成钱,一个调整的质量生命年值多少钱,药品换来了几个调整的质量生命年的提高,没用药时是多少,用药时是多少,这样去评估一款药能不能纳入医保。

这个原则背后实际上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跟救助制度、福利制度都不一样,救助是救穷人,保险对应的是风险事件,得病产生了费用,费用足够高,医保就去保你。为什么前几年医保目录纳入了一些罕见病药品,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它是罕见病,而是它的费用高,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高额的医疗费用负担,所以医保要去谈。

话又说回来,《罕见病目录》有没有作用,当然是有作用的,没有目录的时侯,可能人们连罕见病是什么都不知道,在同等条件下就把这些药忽略了,肿瘤的患者可能呼声更高,所以眼睛都往那边盯。现在有了目录,使得至少罕见病的用药能够跟其他药品在一条线上:我们能达到你的临床标准,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你是不是要考虑把我们纳进去?

经济学讲的是约束,资源是有限的,怎么能在有限的资源当中去做选择?买了苹果就不能买梨,在这个状况下,怎么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需要有一个广泛认可的标准。虽然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个大家都还能接受的标准,就根据医保支出的承受能力换一个数,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

资源的不足,也不仅是中国才有的。英国号称免费医疗,北欧号称高福利,但也有大量药物是没被公共保险或公共保障计划覆盖的,它们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比例也不低。即使发达国家也没有去应保尽保,这可能是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必须要去面对的一个难题。

不进医保目录怎么办?不能说没进就完蛋了,也得有其他办法,要发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一些地方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浙江专门给罕见病建了专项基金,比如各地做的惠民保或城市定制型商业保险。实在不行了,我们还有医疗救助政策,不过这只针对低收入群体。

罕见病如果想引起医保更多的关注,策略不应该是说“我有多特殊”,而应该是“我有多一般”。什么是“一般”?我看这个病要花很多钱,药非常昂贵、研发成本高且没法平摊费用,这是罕见病在药和费用方面最不利之处。去跟医保谈的时候,应该强调成本高给病人带来了高额医疗费用,医保部门应该在解决高额医疗费用的框架下来解决罕见病问题。

现在我们的医保基金看起来很多钱,一分钱不收,也能用两年,但这些钱都动不了,这些钱都在北上广深。北京的医保待遇非常丰厚,罕见病、孤儿药,都没问题,但是这个钱别的地方用不了。我们的很多罕见病药物在国谈时挤着脑袋谈进来,但落不了地,卖不出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地方医保基金就那么点钱,本来盘子就小。

要把医保基金用起来,就得提高统筹层次,让北京人拿钱去接济外面的人,但是北京人愿意吗?不愿意。二十大提出要提高到省级统筹,现在各个省也在推,争取让医保基金发挥更大作用。

医保不关心某种病是不是“无底洞”,也不关心治得好还是治不好,这是临床医生要关心的,医保只关心你花了多少钱。我们现在要解决“无底洞”问题,实际就是要解决“无底洞”到底谁来承担的问题。现在医保只承担有底的部分,没底的部分让个人承担,我认为这是值得改革的。比如,能不能建个人费用封顶,让公共来承担“无底洞”?

公共能不能承担得起这个“无底洞”?从国际案例来看,还是可以的。但是个人承担不了“无底洞”,只能把家庭拖垮。

对于罕见病问题的解决,我一直强调多元化、多层次。未来中国罕见病的医疗保障模式,首先要做的、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最基础的,是要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对罕见病的保障效能。现在基本医保没有把保障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我想有这么几点可以去推进。

第一,提高统筹层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省级统筹,我觉得省级统筹是不够的,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几个省实在没多少“油水”,还是要建立中央医保基金的调剂机制,真正把现有的有钱合理配置。像广东,人口年龄结构非常轻,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有大量的钱存在那,别人不能花,自己也花不了。有的省份因为没有钱,我们谈进目录的好多药患者用不上。

第二,加快建立健全医保门诊供给保障,即门诊统筹,我们今年在做。对罕见病来说,这件事非常关键,罕见病的药大部分是在门诊用的,但现在门诊不给报销,所以我们要尽快去推动建立这个制度。

这件事要做很多努力,但不管有多大压力,这是一个为广大群众好的事,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推下去。门诊保障不仅要建立健全,还要扩大。我们现在削掉了脑袋,什么病都让患者住院,浪费了大量资金。我们并不需要新增筹资,把浪费掉的钱省下来就行。刚才黄如方主任说,几百亿是可以省出来的,我们每年浪费的钱何止几百亿。

第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之间的衔接和整合要提上议事日程。罕见病患者主要是儿童,儿童都在居民医保,居民医保没什么钱,好多地方赤字,为什么?居民医保覆盖非就业人口,不就业本来就收入低,现在是收入低的搞一个医保盘子,收入高的搞一个盘子。这两个制度分割有历史原因,但是我们既然要共同富裕,高收入人群就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四,要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二十大也提了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什么?罕见病不仅是药的问题,还是护理和照料的问题。这个问题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极其沉重,不是拿钱就能解决的,对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是很专业的事情,要耗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化的机构和人员去提供长期护理。

这四点逐渐做到之后,我们的整个保障效能就提高上来,医保目录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为什么?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有一个阈值,这边的保障效能高了,阈值自然就宽了,更多的药就进来了。未来罕见病保障的理想状态,就是有基本医保发挥保障效能,再有多元化的、多层次的保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张铃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健康新闻部记者 关注健康领域大公司、大医生、重要事件、人物 邮箱:zhangling@eeo.com.cn 订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朋友网 人人网
收藏

推荐阅读:

2023年饮料市场单点惊爆:农夫山泉旗下东方树叶无糖茶增速超100%

央行: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

人保车险|行车安全无小事,冬季出行要牢记!

科技班车 | 李彦宏:文心大模型4.0综合水平不逊色GPT-4;雷军:小米全新操作系统澎湃OS正式版已完成封包;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

实控人变更后董事长等8人辞职 日播时尚发文澄清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称“完成全年GDP预期目标非常有信心”

国家新闻出版署宣布实施“网络游戏精品出版工程”

恒生电子刘曙峰: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或将带来金融体系化重构

养老理财规模超千亿,你会买吗?

九成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年内亏损 规模分化显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