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机遇大,如何驱动行业内在发展动力?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蜕变。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初步开放,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开始涉足资产管理业务,但受限于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行业规模较小且产品单一。进入21世纪,居民财富积累加速,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行业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打破刚性兑付、清理通道业务、强化风险隔离等措施重塑了市场格局。
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各类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72.85万亿元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管理产品统计数据(2024年四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72.85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32.83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6.1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5.76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5.94万亿元,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0.31万亿元,私募基金规模19.93万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规模2.07万亿元。
资产管理是指专业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财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服务。受托机构会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投资者则需自担投资风险并享有投资收益。在金融市场范围内,资产管理特指资产委托人以其货币或金融资产委托给专业中介机构进行管理的行为,这些专业中介机构会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运作,以实现委托人期望的保值、增值或特定目标。
在全球范围内,资产管理行业同样呈现强劲增长。2023年全球资管规模达118.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主要受益于财富市场复苏、养老金规模扩张及ESG投资兴起。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资管市场,既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科技革命深化等内生动力,也需应对外部市场波动、监管趋严等挑战。未来,行业将围绕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布局等方向持续演进,成为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从“强监管”到“促创新”
政策环境是资管行业发展的核心变量。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后,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影子银行、多层嵌套等乱象得到遏制。近年来,监管政策进一步聚焦风险防控与创新平衡:
合规性要求升级:监管部门通过《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细则,强化流动性管理,限制非标资产投资比例;针对私募基金,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支持创新试点:鼓励公募REITs、养老目标基金、ESG主题产品等创新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经济、科技创新领域。例如,2024年推出的“跨境理财通”扩容政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资管业务互联互通。
国际化导向:金融开放政策持续加码,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吸引贝莱德、桥水等国际资管巨头布局中国市场,同时推动中资机构“出海”参与全球竞争。
政策环境的双重性(规范与激励)要求机构在合规框架内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例如头部机构通过申请QDII额度拓展海外配置,中小机构则深耕区域市场或细分赛道(如量化投资、另类资产)。
二、经济环境:增长动能转换与财富管理需求释放
宏观经济环境为资管行业提供了底层支撑与结构性机遇:
居民财富增长与配置转型:中国个人金融资产规模预计2030年达475万亿元,高净值人群扩大推动需求从单一储蓄向多元化资产配置迁移。权益类产品(如股票型基金)、固收+、私募股权等成为热门选择。
老龄化催生养老金融需求: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及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扩容,为资管行业带来长期资金流入。截至2025年,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目标日期基金、生命周期策略等产品需求激增。
经济结构转型驱动资产重构: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并购重组、Pre-IPO投资、基础设施REITs等工具助力存量资产盘活与新兴产业融资。
然而,经济增速放缓、地产行业调整及地方债务风险等因素,也对资管机构的资产甄别能力和风控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及供需预测报告》分析:
当前,中国资管行业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机构凭借品牌、渠道和投研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前十大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占比超50%;另一方面,中小机构通过差异化策略(如区域性理财、垂直领域专精特新基金)寻求突围。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成为破局关键:智能投顾覆盖长尾客户,AI算法优化量化交易,区块链技术提升清算效率。数字化转型不仅降低运营成本,更推动服务模式从“产品为中心”向“客户需求为中心”跃迁。
这一阶段,行业既需应对内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短期压力,也要把握科技革命与政策红利赋予的长期机遇。如何在竞争加剧的生态中构建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参与者的决胜焦点。
三、科技环境: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投顾崛起
科技重塑资管行业的价值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投研智能化: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助力资产定价、风险预测及组合优化。例如,部分券商资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解析财报与舆情,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效率。
运营数字化:云计算与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清算、份额登记的实时化与透明化,降低操作风险。2024年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T+0”申赎货币基金,依赖后端系统算力升级。
服务个性化:智能投顾平台(如蚂蚁财富、天天基金)通过用户画像与算法匹配,为零售客户提供低成本、定制化资产配置方案,覆盖长尾市场。
尽管如此,数据安全、算法偏见及技术投入成本等问题仍需行业共同应对。未来,资管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如联合开发智能风控模型)将成为趋势。
四、竞争环境:头部效应与生态协同
市场竞争呈现“二元分化”特征:
头部机构综合化布局:工银理财、易方达基金等凭借全牌照优势,构建“资管+投行+财富管理”生态链,并通过跨境业务与海外机构争夺全球市场份额。
中小机构专业化深耕:部分私募基金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等赛道,形成产业深度认知;区域性银行理财子公司则依托本地客户资源,主推稳健型固收产品。
外资机构加速渗透:贝莱德、富达等通过独资公募基金牌照发行A股主题ETF,凭借全球资产配置经验吸引高净值客户。
在此背景下,行业竞争从单一产品收益比拼转向综合服务能力较量,包括投研体系、客户运营、科技基础设施等维度。
五、国际化环境:双向开放与跨境联动
中国资管行业的全球化进程按下快进键:
引进来:QFII/RQFII额度限制取消,境外机构可通过“债券通”“沪港通”等渠道投资境内股债市场。截至2024年,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超4万亿元,占托管总量13%。
走出去:中资机构通过港股IPO、美元债发行、海外并购等方式拓展全球化资产池。华夏基金、南方东英等在香港发行ESG ETF,吸引国际资金配置中国资产。
规则接轨:中国证监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合作,推动ESG披露标准、基金互认等制度对接,降低跨境投资合规成本。
然而,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及文化差异仍需机构构建全球化风控体系。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处于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行的新阶段。政策环境的规范化为行业划定发展边界,经济结构转型与财富管理需求升级则注入增长动能。科技革命重塑业务模式,从智能投研到数字化运营,技术赋能成为机构突围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格局分化加剧,头部机构凭借资源整合能力主导市场,中小机构则需在细分领域构建差异化优势。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既带来跨境资产配置机遇,也要求机构提升全球视野与风险应对能力。
展望未来,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数字化转型深化,AI与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渗透至资产定价、客户服务等环节;二是ESG投资从概念落地为实践,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三是居民资产配置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权益类资产占比提升推动市场成熟度提高。面对监管趋严、市场波动等挑战,资管机构需强化投研能力、优化客户体验、严守风险底线,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管理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行业将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与开放协同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想要了解更多资产管理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及供需预测报告》。

2024-2029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及供需预测报告
资产管理是指专业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财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服务。受托机构会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投资者则需自担投资风险并享有投资收益。在金融市场范围...
查看详情 →
-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 2025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及供需预测
- 2025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政策分析及前景预测
- 2024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及供需预测
- 2024年企业资产管理(EAM)软件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2025年盐碱地治理行业深度分析(附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2025年盐碱地治理行业深度分析(附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一、行业现状:技术革命与生态修复双轮驱动中国盐碱地治理行业已从...

2025年制氢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千亿级市场加速扩容 产业链降本迫在眉睫
2025年制氢行业深度分析报告一、行业现状:政策驱动与技术突破双轮共振2025年,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制氢行业作为绿色能源体系的核心...

旅游纪念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2025
中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超过56亿、同比增长近15%,旅游花费超过5.7万亿元1...

2025年旅游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风险投资态势分析
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超过56亿、同比增长近15%,旅游花费超过5.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7%;入境旅游人次1.32亿,游客花费接近千亿美元。A级旅...

2025年乳酸行业市场:百万吨聚乳酸产能涌入,外卖行业包装成本直降30%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深度解读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酸,近年来在食品、医药、化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乳酸行...

2025年光储氢一体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附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2025年光储氢一体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附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一、行业现状: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重共振2025年,全球...

2025UBI车险“狂飙”:精准定价,开启车险新时代

2025年数字货币市场:外资银行抢滩数字人民币汇丰渣打入局,7家机构混战跨境支付新大陆

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2025年私人银行服务行业深度调研

2025年产业金融行业市场调研:供给优化、需求分化、技术驱动

2025年中国外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5金融O2O的流量密码:如何打破“存量博弈”?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_液晶面板行业分析 年后液晶面板市场行情如何?
人保车险,人保有温度_2024我国特种纸产业链供需布局分析:近年来我国特种纸产量增速有所回落
人保财险 ,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_2024年中国桶装饮用纯净水行业市场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
2024年花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_人保护你周全,人保伴您前行
人保服务 ,人保财险 _2024节水灌溉行业发展现状:今年改造升级千处以上大中型灌区
小时级 分钟级 网络智能大模型 大显身手 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研究分析报告_人保车险,人保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