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市更新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城市更新行业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如何?怎样做价值投资?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城市更新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发展模式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城市更新作为破解空间资源匮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自2021年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逐步成熟,行业生态持续优化。
一、政策驱动: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的双轨演进
1.1 中央政策框架的构建与深化
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经历了从战略定位到实施路径的逐步完善过程。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更新”概念,2021年“十四五”规划将其纳入国家战略,2023年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标志着城市更新从民生工程升级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形成组合效应:容积率奖励试点(如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容积率转移)、税收优惠延长(企业所得税减免至2030年)、REITs扩容(保障性租赁住房、产业园区纳入公募REITs)、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等措施,有效激活存量资产。例如,上海张园项目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利用容积率转移和土地出让金返还机制,实现石库门建筑保护与高端商业运营的平衡;深圳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若干措施》,在资金支持、规划审批等方面突破传统路径,形成“强区放权”的改革样本。
1.2 地方实践的差异化创新
地方层面,城市更新呈现“一城一策”的差异化特征。北京海淀区构建“1+5+N”政策体系,将审批流程压缩,土地用途变更过渡期政策释放科研用地效能;成都宽窄巷子通过“原住民否决权”机制保留文化标识业态,带动周边文旅消费增长;广州海珠湿地项目探索“生态+产业”结合路径,通过湿地修复、水质提升,生态岸线营造等措施手段强化生态功能,同时布局湿地旅游、研学基地、文化创意等产业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协同发展。
政策创新与地方治理能力深度绑定,推动城市更新从单一项目改造向片区统筹、功能复合方向演进。例如,成渝双城经济圈通过共建巴蜀文化走廊,将历史街区活化利用率纳入考核指标;长三角地区建立碳排放交易联盟,推动更新项目全生命周期碳管理。
二、市场格局:央地国企与市场化机构的分工协作
2.1 市场主体的角色分化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城市更新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五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分析,城市更新市场呈现“央地国企主导+市场化机构参与”的双轨格局。央地国企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和政策支持,主导核心区域重大项目,承担一级开发及基础设施升级职能;市场化机构则聚焦商业化运营,通过轻资产输出、品牌管理等方式渗透细分领域。例如,平安不动产通过“投融管退”闭环模式实现项目退出收益率达IRR15%,国家电网在老旧小区推广光储充一体化,年降本超30%。
这种分工格局推动行业从“重资产投入”向“资产运营+资本运作”转型。REITs发行成为关键退出路径,首批项目平均分派率符合市场预期,吸引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入局。例如,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成为国内首单以城市更新产业园为底层资产的公募REITs,为市场化运作提供退出通道。
2.2 业态重构与空间价值再造
业态重构成为市场增量核心。工业遗存改造占比显著提升,北京首钢园、上海杨浦滨江等项目通过“腾笼换鸟”引入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园区+城市客厅”的复合功能。老旧小区改造从基础型向完善型跃迁,加装电梯、适老化设施配置率大幅提升,社区经济活力显著增强。例如,重庆民主村社区改造引入商业业态,实现老旧社区向全龄友好型社区转型;成都宽窄巷子通过保留文化标识业态,带动周边文旅消费增长。
市场机制倒逼企业从“开发思维”转向“运营思维”,催生EPC+O、投资人+EPC等新型合作模式。例如,上海张园项目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利用容积率转移和土地出让金返还机制,实现石库门建筑保护与高端商业运营的平衡;北京金隅智造工场由老旧建材基地转型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区,保留85%以上高承重产业空间,引入科技企业,有效提升了土地坪效与产出效率。
三、技术赋能:从物理空间改造到数字孪生管理
3.1 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
BIM技术普及率提升,雄安新区实现全域建模,设计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智能建造机器人在多个省份应用,抹灰精度提升,施工效率大幅提高。数字孪生城市覆盖率目标达成,上海张江科学城运用CIM平台实现地上地下全要素管理,开发周期缩短。
人工智能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结合,使城市更新项目在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通过智能分析与预测,项目管理团队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施工进度、资源分配及风险管理,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与高质量完成。例如,北京中海大吉巷项目采取“地上守形制、地下挖价值”的方式,在保护地上风貌的前提下,构建大体量地下商业空间,实现空间与收益的平衡。
3.2 绿色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绿色技术成为城市更新的标配。分布式能源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在新建项目中渗透率提高,上海杨浦滨江项目通过碳减排量交易产生收益,验证了低碳更新的商业可行性。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外墙保温、光伏屋顶(BIPV)等技术,目标提升建筑能效30%;生态修复治理黑臭水体、修复绿地绿廊,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
技术迭代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例如,广州海珠湿地项目通过湿地修复、水质提升,生态岸线营造等措施手段强化生态功能,同时围绕生态资源布局湿地旅游、研学基地、文化创意等产业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协同发展。
四、区域协同:城市群与县域市场的差异化发展
4.1 城市群成为更新主战场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本优势,形成“政策协同-资源整合-模式输出”的联动机制。例如,前海试点跨境建筑标准互认,推动深港规则衔接;南京夫子庙、老门东等项目通过保护与开发结合,成为城市更新市场亮点,带动周边土地溢价。区域协同不仅优化资源配置,更推动标准统一,为全国性市场形成奠定基础。
跨行业生态圈加速形成,城市更新与文旅、科技、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商业模式。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支持更新项目,某商业银行推出“更新贷”,通过未来收益权质押解决融资难题;某保险机构设立城市更新基金,重点投资绿色低碳项目。这种生态化发展模式突破传统行业边界,为城市更新注入持续动能。
4.2 县域市场成为新蓝海
中西部三四线城市通过新城开发加速补短板,新建改造面积占比提升。县域更新呈现“小而美”特征,重点聚焦基础设施升级和公共服务完善。例如,某西部县城通过EPC+F模式实施管网改造,引入社会资本解决财政压力;某中部乡镇利用闲置校舍改造为文创产业园,激活乡村经济。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城市更新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五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分析,县域市场虽单体规模较小,但凭借政策倾斜和低成本优势,吸引专业化企业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例如,北京劲松北社区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改造老旧小区,并获得社区配套设施的运营权,在不改变产权的前提下实现多方共赢。
五、融资创新:从财政依赖到多元可持续
5.1 政策性资金的有力支持
中央财政计划未来几年补助超200亿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大投入城市更新领域,各地积极响应,如重庆渝中区已发行13个专项债包,重点支持老旧小区改造、风貌保护及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落地。
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为城市更新提供资金保障。中央财政首次推出“城市更新示范城市”专项补助,通过竞争性评审,首批15个城市入选,单个城市最高可获12亿元支持,资金分配按区域差异化。
5.2 市场化融资工具的突破
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资本退出机制逐步构建。2025年初,华夏金隅智造工场REIT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单以城市更新产业园为底层资产的公募REITs。REITs、专项债等金融工具通过差异化设计,实现更精准的匹配支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多地探索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新机制。例如,北京劲松北社区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改造老旧小区,并获得社区配套设施的运营权,在不改变产权的前提下实现多方共赢。参与城市更新的房企逐步意识到,开发理念需从传统开发逻辑向存量资产运营转变,这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方学者杨剑勇曾指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英伦敦堡大学教授认为,城市更新不仅是西方文化现象的产物,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性的资源分配与高效利用,推动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持续优化。在中国,城市更新通过“留改旧建新”和“拆旧建新”等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大拆大建,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
5.3 多元主体参与
随着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城市更新呈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双轨机制逐渐形成。北京作为城市更新的早期探索者,如康有为和,通过系统性的资源调配与高效利用,推动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提升。然而,传统的大拆大建新多以政府主导为特点,强调自上而下、从旧到新的转变。在北京,大吉巷等项目的成功实践,折射出当下城市更新路径的多样化探索。。
这一背景下,大吉巷项目通过“地上守形制、地下挖价值”的方式,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同时,推动现代商业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实现空间与功能的平衡。
5.4 社会资本的参与与地方政府的引导
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城市更新逐渐形成“中央主导+地方更新”的多元模式。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如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在中央,城市更新强调“留改拆建新”,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设计,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益协调。例如,上海通过“算力+大吉”等项目,在保护地上风貌的前提下,采用“地上守形制、地下挖价值”的方式,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如康有为的名人雅士人徐汇园、老舍等单体建筑,通过修缮馆、历史街区等项目,在保护地上风貌的同时,推动了对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再生,如康有为、老字号、旧屋村等项目,在保护地上风貌的同时,探索了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北京大吉巷街区通过“地上守形制、地下挖价值”的方式,成为城市更新中的新范式。老旧城区的独特景观。
5.5 多元主体与多元主体参与
城市更新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主体的协同,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推动城市更新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发展。例如,北京通过容积率转移、用途调整、再开发、混合等多种方式,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与功能的提升。政府通过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5.6 多元主体的协同与利益协调
在中央的统筹下,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设计,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北京通过“算力+大吉”等项目,在保护地上风貌的前提下,采用“地上守形制、地下挖价值”的方式,推动城市向“有机整体”的变迁,强调“留改拆建新”,通过“地上守形制、地下管网、生态修复等目标,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与功能提升。例如,北京通过“地上守形制、地下管网”的方式,推动城市更新向“有机整体性、功能性的”方向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与功能提升。
......
如果您对城市更新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或希望获取更多行业数据和分析报告,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城市更新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五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5-2030年中国城市更新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五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在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城市更新行业作为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功能提升、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正逐渐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城市更新行业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内的老旧建筑、基础设...
查看详情 →
- 2025年城市更新行业:把握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交汇点
- 2025年城市更新行业调研分析:政策驱动与市场机遇
- 海新域城市更新
- 超融合基础设施
- 海新域城市更新
-
让决策更稳健 让投资更安全
-
掌握市场情报,就掌握主动权,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价值:
3000+ 细分行业研究报告 500+ 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 1000000+ 行业数据洞察市场 365+ 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
-
中研普华
-
研究院

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预测
中国火锅行业作为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居民消费观念转变的推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

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咖啡行业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与激烈的竞争。随着消费升级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咖啡文化逐渐从西方舶来品转变为一种日常消费习惯。...

新材料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风险预测
2025年7月29日,受“反内卷”政策影响,新材料ETF(516360)场内价格涨0.27%,冲击日线四连阳。行业受益:其标的指数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成...

2025-2030实木家具行业:从“自然材质”到“文化资产”的价值跃迁
2025-2030实木家具行业:从“自然材质”到“文化资产”的价值跃迁前言在全球消费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渗透的背景下,实木家具行业正经2...

2025-2030发电设备行业:双碳浪潮下的技术裂变与市场重构
2025-2030发电设备行业:双碳浪潮下的技术裂变与市场重构前言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发电设备行业正经历深刻变T...

2025精酿啤酒行业“新国标”落地:品质革命倒逼行业洗牌,谁能抢跑高端赛道?
2025精酿啤酒行业“新国标”落地:品质革命倒逼行业洗牌,谁能抢跑高端赛道?前言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化与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2...

建筑工程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专业服务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趋势

2025年城市更新行业调研分析:政策驱动与市场机遇

2025年水泥搅拌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2025年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预测
推荐阅读:
2024年中国试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_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
环保产业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 环境保护产业前景发展如何_人保车险,人保财险
2024充电桩行业预测:今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_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人保伴您前行
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 同比分别增长51.2%和47.9% 汽车产销行业市场机遇调研分析报告_人保服务 ,人保护你周全
自助餐产业市场调研:我国自助餐市场参与者众多 市场竞争激烈_人保服务 ,人保车险
抽水蓄能电站行业发展如何?到2027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8000万千瓦以上_保险有温度,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
香港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大部分产品延期 融资担保产业调研分析报告_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