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讨会聚焦新质生产力如何增进民生福祉
国际研讨会聚焦新质生产力如何增进民生福祉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刘亮)“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质生产力”国际研讨会19日在北京举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质生产力―政策与实践”上,与会人士围绕科技如何增进民生福祉展开探讨。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所长杨萍指出,当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的速度提升、传统要素的质量优化、新型要素不断涌现、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支撑中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恰逢其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当代法治研究院)副教授徐爽表示,技术本身并非目的,其价值在于为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落脚于增进民生福祉上。例如,如今中国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创造大量灵活就业机会。同时,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大量新技能、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在这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去平衡效率与公平、如何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挑战。在徐爽看来,政策制定要更加精准、更有温度,尤其是要注重普惠性和基础性,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探索构建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保制度,确保劳动者能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魏楚指出,新质生产力需要很多主体参与,这当中最重要的主体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做强、做大,可有效激发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活力。但他也指出,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价值观引领,要推动科技向善,更多关注老百姓的福祉。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泽楠从实践层面介绍,新质生产力正在广西加速落地。例如,当地一家公司开发了一款大模型,可精准预测降雨量,这对农民农业种植而言非常重要。依托该技术,当地蓝莓、榴莲产量实现翻番,果实甜度也有所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环境治理角度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与涉外法学系主任蒋佳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回应当前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和人权保障综合需求下的重要做法。
蒋佳妮说,如果继续依靠过去简单加装环境保护设备的方式去进行污染物控制,来解决中国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将面临成本上升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目的在于让新技术与高消费、高排放“脱钩”,这对于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推荐阅读:
人保伴您前行,人保财险 _汽车4S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利润结构分析:面对新能源大势该何去何求?
人保护你周全,人保车险_2024年快餐外卖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竞争格局
煤化工装备产业发展现状:智能化技术装备和系统平台不断涌现_人保服务 ,人保财险政银保
人保财险 ,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_我国玉米产量规模及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人保护你周全,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_2024年中国牛奶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再创新高 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国内足金首饰价格突破645元/克 黄金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人保车险,人保财险
人保财险 ,人保有温度_电动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及电动汽车行业整体发展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