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新能源车险定价难题该如何突破?

2024年05月11日 | 查看: 79700

“车价不到30万,车险超过6000元”、“三年没出险,保费为什么还上涨了?”……对新能源车主而言,保费贵、续保难是最近吐槽的高频词。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新能源车险定价难题该如何突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联社记者从险企了解到,目前,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险数据不足、业务成熟度无法同燃油车相提并论,但赔付率又较高,因此,从保司角度而言,新能源车险的定价也是困难重重。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新能源车险定价难题该如何突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是燃油车的一倍。对保司而言,赔付率是非常高的。”险企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透露。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已成新能源车险面临的两难境地。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车险发展困境背后,车企和险企存在“数据孤岛”是核心问题之一,各方正积极探索如何把新能源车险的费率“打下来”。

新能源车险成本难题:数据孤岛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亿,其中,新能源汽车2041万辆,且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也意味着国内新能源车险市场潜力巨大。

但是,布局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目前仅有头部的中大型保司实现盈利,其余多数都是亏损状态,尤其是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太保财险相关业务负责人安娜娜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自2021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开始显著增长,但因为数据有限,业务的成熟度无法与燃油车相提并论。“包括现在很多网约车也是新能源车,种种因素导致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是燃油车的一倍。对保司而言,赔付率是非常高的。”

新能源车险为什么成本管控下不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指出,“精准定价能力”的缺失,是车险业务,尤其是新能源车险亏损困境的主要原因。此前,车险定价更多的是从车的因素来考虑,比如车型、车龄、车辆零整比、保值率等。但是否发生风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人的因素,比如车主的驾驶技术、习惯等。

新能源车险价格未来能否下降?

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总体保费规模约650亿元,新能源车险单均保费为4139元,比燃油车单均保费高81%。

未来新能源车险的总体保费规模还将持续上升。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865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7.9%;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4541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2.1%。

新能源车险逐步推广的过程中,价格能否“打下来”?保费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的“三高”问题是新能源车险的核心问题,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目前保险行业也正在加速探索优化路径和破解模式。

蚂蚁相关业务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同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共同研发车险“联合定价”技术。在去年已率先应用于新能源车型,目前正逐步覆盖燃油车型。

“应用联合定价技术后,保司车险报价平均可便宜数百元。”上述业务人员透露。

与此同时,鼓励保险公司自主定价,也是近年来车险行业改革的方向。今年4月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按照[0.5~1.5]执行,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能力。目前,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已经向燃油车看齐。

王向楠认为,在政策加持下,车险“联合定价”等新技术的推出,能够从源头改善车险亏损难题,促进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和车险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编辑:王欣宇) 关键字: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 ,人保有温度_智能分拣助力物流行业数字化升级 智能化分拣系统行业发展空间分析

人保服务,人保有温度_2024年中国蒸煮炖电煲行业的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人保服务 ,人保有温度_2024年中国AI服务器产业链上中下游结构及下游应用细分市场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行业发展如何?到2027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8000万千瓦以上_保险有温度,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

保险有温度,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_特级面粉行业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格局

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人保财险政银保 _2024年加工中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

缺人这一职业 月薪高达三四万元 人社部门免费培训 重庆火锅行业市场发展观察分析报告_人保服务 ,人保车险 品牌优势——快速了解燃油汽车车险

信托发行市场回暖 2024信托行业市场全景调研_保险有温度,人保有温度

我国新型工业化行业市场深度调研_人保财险政银保 ,拥有“如意行”驾乘险,出行更顺畅!

人保服务 ,人保车险_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网文产业未来将迎来3000亿元市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