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2025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科技变革深度融入金融领域,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作为金融行业的领军者,中国平安敏锐捕捉时代脉搏,以“AI in All”战略为核心,重塑金融服务的边界。
据中国平安半年报披露,中国平安打造领先AI能力,持续优化服务体验,平安拥有的数据库包括金融库、医疗库、公司经营库等,其海量数据处于世界领先梯队,亦是AI创造价值的核心基础。通过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科技持续拓展场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赋能金融业务。2025年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
“AI in all”战略领航,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并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平安发展AI的核心逻辑是“AI in all”,即让人工智能渗透至金融业务全链条与全场景。
中国平安的AI应用围绕“五智”战略展开,平安通过在全集团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行业领先的数据库,持续落地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等全面数字化工程,推动全集团经营管理模式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型,实现金融、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业务场景应用落地。
通过科技赋能,中国平安为打造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专业能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支撑“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发展,实现服务提升、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风险防范,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综合金融领域,中国平安通过深耕客户需求、升级账户体系、打造优势产品、构建“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提升客户忠诚度,打造具有强大口碑效应的标杆平台。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国平安依托近2.5亿个人客户的深度数据洞察和分析,结合强、大的资源整合与科技创新实力,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和痛点,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全面满足财富管理、保险保障、消费信贷等多元金融需求。通过将金融服务无缝融入购房、教育、养老等生活场景,结合线上线下的渠道优势,为客户提供便捷、贴心的场景化综合金融服务体验。
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中国平安对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线上线下服务的深度协同,显著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持续优化服务体验。通过精准的资产配置、积分互通和整体权益设计,有效降低客户风险、节省客户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多实惠。
在医疗养老领域,平安集团深化“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布局,推动“平安家医”实现广泛覆盖,借助AI医疗技术赋能全场景服务,并持续创新“保险+医疗”产品,助力客户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
同时,平安好医生推出了全场景、全周期、全生态的AI医疗产品矩阵:基于行业赋能的“有医”平台打造“机+人”“人+机”系列医疗产品矩阵,包括全原生进化的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AI医务室、AI健管师、AI慢病管理师、AI健康福利官等,让平安好医生的AI医疗底层核心能力惠及整个社会,为广大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极致服务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医疗健康管理需求。
在技术应用创新上,平安好医生推出的AI医疗产品矩阵有效提升医健全流程服务能力,AI医生精准诊断覆盖疾病超1万种,诊疗准确率达93%,通过整合优质医疗养老服务资源,打造“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服务网络,规模效应带来服务性价比提升和成本节约。
构建智能金融底座,打造AI核心能力
中国平安通过研发投入持续打造领先科技能力,广泛应用于金融主业,并加速推进生态圈建设。据了解,平安对内强化业务场景的智能应用,对外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以科技公司服务技术开发与应用,构建AI护城河。
中国平安三季报显示,平安拥有的海量数据处于世界领先梯队,是AI创造价值的核心基础。平安的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50亿个人客户;平安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大模型,持续深化金融和医养领域垂域大模型的建设,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万小时带标注的语音语料,超75亿图片语料。
近日,平安人寿自主研发的综合智能体产品“寿险小PAI”,凭借卓越的技术架构与场景适配性,顺利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金融智能体能力要求》标准评估,获评最高等级4+级认证,成为首家通过该项权威认证的保险企业。“寿险小PAI”代表了平安人寿在金融智能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突破,为构建更高效、更智慧的保险服务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平安持续拓展场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赋能金融业务优体验、控风险、降成本、促销售。优体验方面,依托多模态感知与智能推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平安产险成功攻克新车合格证、关单等大量非结构化、非制式单证的自动化识别与理解难题,应用于车险智能出单场景,实现车代渠道89%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
在AI理赔上,依靠AI数字机器人、智能相机识别、AI理赔审核、外部数据互联等前沿技术,中国平安打造“111极速赔”寿险理赔新名片,2025年前三季度,闪赔占比58%;针对病历、出入院记录等复杂医疗文档,平安产险有效突破理解精度技术瓶颈,应用于非车理赔端到端自动化,覆盖近百万案件,实现63%人伤案件理赔自动化,最快51秒结案。
控风险方面,通过风险数据分析前移和AI技术相结合,从行为源头为客户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同时,依托智能资产配置,基于大数据和量化模型,帮助客户规避投资风险。通过科技手段持续监督医疗养老服务,统一服务标准,降低客户的服务风险。此外,AI赋能保险风控能力提升,强化异常行为识别、智能风险评估与预警,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91.5亿元。
降成本方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中国平安构建数字核保新模式,实现94%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AI座席服务量超12.92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快速响应、解决消费者咨询、投诉问题,有效降低人工座席成本。中国平安积极推动AI编码工具应用,AI代码渗透率达10%,有效赋能研发人员效率提升。
促销售方面,AI智能体赋能需求分析、个性化推荐、话术支持等,2025年前三季度,辅助销售990.74亿元;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国平安搭建保单复效难度评分模型,构建“AI+人工”智能复效派工体系,辅助保单复效提升23%,延续客户保障。
2025年,是AI技术加速突破、生态应用纵深发展的一年,中国平安也正以AI为支点,撬动金融服务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质变。
正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半年报致辞中强调:“如何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创新,为社会民生提供更高品质、更具性价比的金融、医疗、养老服务,是我们时刻思考的问题。答案是,夯实AI技术底座,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突破传统金融、医养服务‘时间、空间、成本、效率’限制,进一步优化金融、医疗、养老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从‘小众低频服务’到‘大众普惠服务’的跃迁。”
未来,中国平安将持续深化“综合金融 +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赋能主业为核心,持续落地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等全面数字化工程,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王欣宇) 关键字: